截拳道注重對敵姿勢的訓練,因為它是為進攻和截住對手保護自己服務的。正確的戒備勢是訓練好截拳道的基礎,掌握正確的戒備勢對于實搏更是頭等重要的,無論是攻擊、防御、 反攻無不從戒備勢開始,也都幾乎結束于戒備勢,每個動作也基本是由戒備勢銜接的。受到對方攻擊往往是自己的戒備勢受到破壞的時候,對對方的重摧也往往是自己位置有利并且戒備勢正確的時候。同時利用戒備勢可使身體處于強有力的狀態(tài)。李小龍曾說明:“戒備樁勢是最有利于機動地施展出渾身解數(shù)的樁步。它令身體完全放松,但同時可隨時令肌肉迅速反應?!?br />
因此,初學者要重視戒備勢的練習,領悟戒備樁勢中各個部位的技術要領,特別要重視激烈變化的情況下保持戒備勢, 并在搏擊中加以靈活運用。
1.截拳道戒備勢頭部姿勢要求
頭部在搏擊時是雙方擊打的重要目標之一,大多數(shù)重招均 朝此而來,因而在實搏中,應對頭部實行嚴密守衛(wèi),尤其在貼身近戰(zhàn)中更要加倍防護。頭部稍低并收下頦,以保護咽喉,而且最好把臉向肩膀方向轉動,并稍提肩部,使臉受到保護。頭部不要過于死板,否則會使搏擊術受到影響。兩眼平視,注視對手的一舉一動。面部表情自然,讓對手難以從面部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意圖。
2.截拳道戒備勢上肢姿勢要求
兩臂輕微下垂,要自然彎曲放松,使手臂能像壓縮的彈簧一樣隨時出拳,右(左)臂在前抬起,上臂、前臂屈肘90°,與 肩同高;右(左)手握拳,拳心、向左(右)下方,拳眼向后,既能保護自衛(wèi)面部,同時又能隨時迅捷出擊。如果左(右)臂彎曲約成45°角,握拳的拳心向右(左)下方,拳眼向后,此髙度以護住自己的下頦。此勢用以保護上盤,兩肘則用以保護身體。
3.截拳道戒備勢軀干姿勢的要求
身體轉至內側,使自己暴露給對方的目標減至最小,并有利于出招攻擊敵人。如果正面對敵,那么胸、腹、襠等要害部位暴露出的范圍就大了。因此,實搏時一定要側身對敵,這樣腰肩靈活,手腳配合協(xié)調靈便,利于攻、防。
搏擊時的要求是:側面對敵,含胸、收腹、斂臀。使自己看起來像貓捕食一般全身都處于一觸即發(fā)的狀態(tài),惟一不同的是,不像貓那樣全身都處于緊張狀態(tài),而是放松的。特別是臀部不能后翹。含胸、收腹、斂臀的姿勢兩肩會感到更加放松自如,而且在承受擊打時,感覺會輕些。
4.截拳道戒備勢下肢姿勢要求
兩腳距離稍寬于肩,右(左)腳在前,腳尖稍內收;左(右) 腳在后,后腳跟稍髙抬,兩膝蓋自然向里,前腿微屈,幾乎處于伸直狀,后腿膝關節(jié)彎曲,身體重心介于兩腿之間。
在戒備勢中,兩腳最理想的位置是一只腳能夠迅搪地向任何方向出去,并能成為全力進攻時的一個轉動軸心,而另外一腳則熊保持平衡,用以消解來自各處的進攻,同時也有助于出其不意的打擊力(圖1、2、3)。完善了準備戰(zhàn)斗的最佳姿勢,可使動覺達到敏銳的程度。當自然戒備樁勢不能成為截拳道機動、靈活.、勁力速度的保證時,身體就會感到別扭。
注意事項:
1.練習截拳道戒備勢時,不要緊張,雙拳不要用力握緊,雙肘放松協(xié)調,收腹和低頭不僵硬,忌過于死板。使自己 的身體處于最靈活的位置,反應和動作一定要快。
2.手腳必須互相配合保護身體和頭都,盡量掩蓋自己身 體上最重要的器官,非必要時切不可暴露。
3.截拳道戒備勢和拳擊的實戰(zhàn)姿勢相近,但兩者不同之 處顯而易見,截拳道講究有感皆應,一觸即發(fā),尤其要發(fā)揮踢 技威力,因此戒備樁勢要求保持高樁站立,不能像拳擊預備站 立姿勢那樣身體前俯,雙足踏實,重心下沉。
練習方法:
1.對著鏡子練習戒備勢。自我檢查戒備^勢|)正確性。練習時,在外形上,看自己的姿勢是否像一貞貓捕i?前的'姿勢站 在那里,弓背、低頦、隨時準備撲跳。
2.練習在移動中保持戒備樁勢。徒豐保持好戒備樁勢, 按照截拳道的步法做前進后退和左右移動練習。
3.在跑步過程中迅速擺出基本戒備勢。
4.左右戒備勢互換練習。在實搏時,有時是右勢對敵,有時是左勢對敵,不論何種姿勢,都應本能地做出反應,出手發(fā)招。
5.戴拳擊手套及護具與同伴對練。叫同伴出招擊打事先規(guī)定的部位,防御打來的拳腳。
6.進一步與伙伴進行有條件的實戰(zhàn)練習。在實搏過程中,無論攻擊、防守及反擊,始終要保持戒備樁勢不走形。
瀏覽2,513次